古镇黄桥特色文化课程基地
-
-
父类:古镇黄桥特色文化课程基地
学校基本情况
我校创办于1924年,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光荣的革命传统。抗战时期,学校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年轻干部,成为苏中地区一座坚强的革命堡垒。陈毅、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我校设立“新四军东进指挥部”,指挥了名垂史册的“黄桥决战”。岁月流逝,薪火传承!在9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,黄中人自强不息,用自己的全部努力助推着黄桥中学奋力前行。1996年,学校升格为江苏省重点中学,2000年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验收,同年10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,更名为“江苏省黄桥中学”,2004年,成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。2015年8月,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。
新校区环境清新优雅,建筑高端大气,设施先进齐备,师生和谐共进,文化氛围厚重,现代气息浓郁。学校占地面积89528.8平方米,校舍建筑面积72776平方米。所有硬件设施均达到四星级学校标准。在校学生2317人,专任教师261人。
-
-
-
父类:古镇黄桥特色文化课程基地
(一)项目建设背景
十九大报告提出,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,刚刚修订完成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特别强调,要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,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、国家观、民族观、文化观,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,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,坚守中国文化立场,增强文化自信。
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这次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,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,丰富充实相关内容。其中,语文课标最突出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、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。此外,美术、音乐、体育与健康、数学等课标都增加了有关传统文化教育内容。如美术课标增设“中国书画”,内容涉及中国传统绘画、书法、篆刻等经典作品欣赏及传统画论,促进学生坚守中国文化立场,增强文化自信。
-
-
-
父类:古镇黄桥特色文化课程基地
(一)项目创意
1.基于优秀的地域文化特色
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地区、一个城市的血脉与灵魂,是一个地方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支撑。黄桥,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,底蕴丰厚,千载风流。红色美名,传播大江南北;人瑞俊彦,载入汗青史册。可以这么讲,作为一个城镇,黄桥地方文化的广度和厚度,在全国都是少见的。诞生在黄桥这块热土上的黄桥中学,天生具有异乎寻常的气质与禀赋。黄桥中学的发展壮大,离不开这块热土的滋养与支撑。
2.基于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
在建设“红色黄桥”特色文化课程基地的过程中,我校将不断推进教学改革,从“重知识轻能力、重分数轻育人”的应试模式转向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”育人模式,紧紧围绕“培养什么人,怎样培养人”的教育主题,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和终极价值追求,积极投身立德树人的伟大实践。
3.基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
-
-
-
父类:古镇黄桥特色文化课程基地
(一)项目保障
1.组织保障,加强领导
成立以校长为主导,黄桥镇镇政府主要负责人、主管副校长、各实践基地负责人、教科室组成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,负责基地建设项目的领导工作。(下设办公室,负责课程基地的组织领导、规划协调和检查评比等工作):
-